氨氮廢水處理技術有:生物脫氮菌技術、氨氮循環(huán)吹脫回收工藝、厭氧氨氧化技術。
①生物脫氮菌技術:
生物脫氮技術采用A/O、SBR、生物活性炭等工藝對水質水量穩(wěn)定的低濃度氨氮廢水具有良好的效果,但當廢水中COD、氨氮和TN含量高時,微生物代謝活性顯著降低。對于高COD、高TN的化工廢水,利用新型短程硝化技術結合傳統(tǒng)成熟的A/O工藝可迅速有效地降解目標污染物,獲得比傳統(tǒng)工藝更經濟、更有效的處理結果。生物脫氮技術的難點是脫氮菌的培養(yǎng)。其需經歷三個過程,首先是從自然生境中獲得脫氮菌菌源;其次是富集脫氮菌培養(yǎng)物,從中分離脫氮菌株;后是復配脫氮菌劑,并以目標廢水為基質馴化脫氮菌群。近年來,經過脫氮群落的結構分析、功能試驗和反復篩選,獲得了脫氮菌,并在相關廢水處理工程(氨氮高達1000mg/L)得到應用,取得了理想的效果,出水氨氮穩(wěn)定達標(15mg/L以下)。
特點:
1、環(huán)境友好,終產物為N2,無二次污染。
2、成本低,不需要投加吸附劑或其他化學藥劑,尤為適合改造工程。
3、系統(tǒng)穩(wěn)定,脫氮菌具有很強的耐受性和適應性。
4、脫氮菌生長增殖性好,一次投加,長期有效。
②厭氧氨氧化技術:
厭氧氨氧化是指在厭氧條件下,厭氧氨氧化菌直接以NH4+為電子供體,以NO2ˉ為電子受體,將NH4+、NO2ˉ轉變成N2的生物氧化過程。傳統(tǒng)生物法脫氮技術通過硝化/反硝化方式去除廢水中的氨氮,其對廢水氨氮濃度具有一定要求,同時氨氮的硝化消耗大量的氧氣,需求動力費用較高,生物脫氮過程需求一定的碳氮比,外加碳源增加了廢水處理設施的運行費用。厭氧氨氧化利用的生物機體以亞硝酸鹽作為電子供體把氨氮轉化為N2,大限度的實現(xiàn)了N的循環(huán)厭氧硝化,對于高氨氮低COD的污水由于硝酸鹽的部分氧化,大大節(jié)省了能源。
特點:
1、無需外加碳源,節(jié)約運行成本。
2、只需將部分氨氧化成NO2ˉ,節(jié)約了供氧所需的動力消耗。
③氨氮循環(huán)吹脫回收工藝
高濃度氨氮廢水來源甚廣且排放量大。如化肥、焦化、石化、制藥、食品、垃圾填埋場等均產生大量高濃度氨氮廢水。大量氨氮廢水排入水體不僅引起水體富營養(yǎng)化、造成水體黑臭,而且將增加給水處理的難度和成本,甚至對人群及生物產生毒害作用。
本工藝采用雙塔循環(huán)吹脫,填料塔吸收吹脫出的氨氣,可根據(jù)工藝要求,回收氨水或者硫酸銨。處理后廢水可排放或進入后續(xù)生化系統(tǒng)。
技術特點:雙塔循環(huán)脫氨更(相較單塔),去除率高;回收硫酸銨或者氨水,循環(huán)經濟利用,避免二次污染;工藝簡單,操作方便,運行穩(wěn)定!